-
重建缘起及规划
详情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顺应度化众生的需要,为将道法弘扬光大,李文勇道长决定恢复重建道教三元宫,并无私拿出近七百万元用于跑手续,征地,在各级宗教主管部门及地方行政部下,已顺利办妥各级审批手续,并于2017年3月19日举行了盛大的奠基开工仪式...
人物事迹
更多 -
- 道教信仰-道德
泰初有无,无有无名;一之所起,有一而未形。物得以生,谓之德。(《天地》)
故形非道不生,生非德不明。存形穷生,立德明道,非至德者邪?(《天地》)
严君平《老子指归》:
太上之象,莫高乎道德。
《老子想尔注》:
一者,道也。……一散形为气,聚形为太上老君。
《清静经》:
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
《太上老君内观经》:
道者,有而无形,无而有情,变化不测,通神群生。在人之身,则为神明,所谓心也。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,教人修心则修道也。道不可见,因生而明之;生不可常,用道以守之。若生亡则道废,道废则生亡。生道合一,则长生不死,羽化神仙。
唐代成玄英《道德真经义疏》:
道者,虚通之妙理,众生之正性也。(第六十二章注)
唐代孟安排《道教义枢》:
道德者,虚极之玄宗,妙化之深致。
唐玄宗《道德真经疏》:
道者德之体,德者道之用。
唐代吴筠《玄纲论》:
道者何也?虚无之系,造化之根,神明之本,天地之源。其大无外,其微无内,浩旷无端,杳冥无对,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,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,混漠无形,寂寥无声,万象以之生,五音以之成,生者有极,成者必亏,生生成成,今古不移,此之谓道也。
德者何也?天地所禀,阴阳所资,经以五行,纬以四时,牧之以君,训之以师,幽明动植,咸畅其宜,泽流无穷,众生不知谢其功,惠加无极,百姓不知赖其力,此之谓德也。
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,道固无名焉。畜而成之之谓德,德固无称焉。
天地、人物、灵仙、鬼神,非道无以生,非德无以成,生者不知其始,成者不见其终,探奥索隐,莫窥其宗。(《道德章 》)
北宋陈景元《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》:
道者,虚无之体;德者,自然之用。
常道无名,唯德以显之;至德无本,顺道而成之。
-
上一篇:道教信仰-神仙(东王公)
下一篇:道教礼仪-道教斋醮